Posts

Showing posts from March, 2018

Mahavira and Nobi Nobita

Image
The opening title of the 1988 film Nobita no Parareru Saiyūki 大雄平行西遊記 . This film is perhaps the only film where you can find Mahavira 大雄 and Nobita 大雄 together The main hall of a Mahayana buddhist temple is normally known as the Mahavira Hall or 大雄寶殿 (Dàxióng Bǎodiàn) in Chinese. The following calligraphic plaque, for instance, was photographed two years ago when I was at Kaiyuan Temple 開元寺 in Quanzhou 泉州. Mahavira Hall of Kaiyuan Temple, Quanzhou The four chinese ideograms symbolising both Mahavira and the hall are rendered by a certain magistrate of Quanzhou named Sun Chaorang 孫朝讓 in standard script 楷書, probably on the 15th day of the 8th month of the year of Renwu of Chongzhen 崇禎壬午仲秋 (Proleptic Gregorian: August 29, 1642). If you pay attention to the two vertical lines on the plaque, you will notice that the regnal name of Emperor Zhu Youjian, 崇禎, and the name of the calligrapher were both written in red ink. Apparently writing your name with a re

吉隆坡塔動物園一隻叫nabeh的動物

Image
罵髒話和一個人的文化水平沒有直接的關係。 罵髒話不代表妳文化水準低。相反的,不罵髒話也不代表妳文化水準高。比方說,我跟車間的同學去喝酒,同學問我要不要唱歌,我接連搖了幾次頭。同學便開玩笑地說:你的小鳥應該會唱歌唄? 同學所指的鳥並不是動物學的 鳥 ,她所指的鳥其實是 屌 。 鳥 ( n iǎo)是 屌 ( d iǎo)通過聲母撤換之後得來的,轉音之後, 鳥 的不雅指數似乎有所降低。 中國有許多文人有時也跟同學一樣喜歡用 鳥 來稱呼人。著名學者胡適先生就曾經用 鳥 來形容北洋政府。 大家合起來,趕掉這群狼,推翻這 鳥政府 ,起一個新革命,造一個好政府,那才是好政府的紀念了! 首見於1921年10月,為紀念辛亥十週年而發表的《雙十節的鬼歌》。《胡適文集》卷九,第178頁 幾年後我們看見魯迅先生在文章裡面也用 鳥 來稱呼人。 問什麼荊棘塞途的老路,尋什麼烏煙瘴氣的 鳥導師 ! 首見於1925年5月,魯迅在《莽原》週刊一篇叫《導師》的文章。《魯迅全集》卷三,第56頁 Blue Bird 的手作羊毛氈—兩隻可愛的羊駝娃娃 鳥語一番後讓我接著說馬,我要說的其實是一種不馬不羊不駝、一種叫 草泥馬 的動物。這種動物,你可以在吉隆坡塔旁邊的 小動物園 找到。草泥馬其實是髒話「肏妳媽」的淨化版, 據說 它是十年前中國網友的發明。 吉隆坡塔動物園靠近出口的地方養了一只叫草泥馬的羊駝,我在出園前給它的四隻腳趾頭照了一張特寫。 因為馬的閩南發音是bé/beh,所以我們也可以把羊駝叫成nabeh。Nabeh和草泥馬一樣,是「我肏你媽」的淨化版。不同的是,nabeh省略的是主詞「我」、動詞「肏」還有「媽」的「女」字旁。 跟nabeh同源的髒話還有niamah和walaueh等,我的許多同學都喜歡把nabeh,niamah和walaueh等字掛在嘴邊,習慣性將它們當語氣助詞來強化語句。當然nabeh,niamah和walaueh是在眾多髒話裡頭相對比較乾淨的幾個,所以聽入耳也不覺有太大的殺傷力。不過,我孩子的媽媽還是不喜歡她的兩個兒子開口閉口walaueh。 Nabeh | niamah | walaueh,草泥馬和其他比較乾淨的髒話 當我們用這

媽媽為孩子搬兩次家的故事

Image
山東的單親媽媽和她的獨生子 孟軻 先生搬兩次家的故事,是出自《 列女傳・母儀・鄒孟軻母 》裡頭的一段文字。原文是這樣的: 鄒孟軻之母也,號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也,嬉遊為墓間之事,踴躍築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處子也。 乃去,舍市傍,其嬉戲為賈人衒賣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居處子也。 復徙舍學宮之傍。其嬉遊乃設俎豆揖讓進退。孟母曰:真可以居吾子矣。遂居及。 從G點搬去M點,我們叫一遷。若再從M點搬去S點,也是一遷。從G到M再到S,總共搬了兩次家,理應稱為二遷。例如。舊時秦國從周朝最初的封地 西犬丘 到嬴政時代的 咸陽 城,總共換了九個首都,我們叫九都八遷。 M:媽媽不喜歡孟子以營銷(marketing)為主題玩遊戲 所以,孟媽媽從G點搬去M點再到S點的過程,應該叫「孟母二遷」而不是「三遷」。東漢文人趙岐先生(108年-201年)在給《孟子》一書寫的序的時候,第一次為孟媽媽搬家的次數做出錯誤的統計: . . . 孟子,幼,被慈母 三遷 之教。長,師孔子之孫子思,治儒術之道 . . . 出生於清朝乾隆年間的 梁無非 小姐(?年-1825年)在為《列女傳》做校注時,也是同樣支持趙岐在《孟子・題辭》所提的「三遷」。 G:媽媽不喜歡孟子以葬人(funeral)為主題玩遊戲 趙岐先生和梁無非小姐的「三遷」論,身為業餘天文學家的 劉向 肯定不敢苟同。劉向是《列女傳》的原創作者,是西漢的皇族,他的太公是漢高祖 劉邦 同父異母的弟弟。劉先生常常在家看星星看到天亮,他兒子 劉歆 受他的影響,後來也成為了數學家。劉歆可了不起了,他可是第一個不用圓三徑一的中國人。 《列女傳》裡面的105則故事,很多是劉先生瞎編的。他主要想是用漢朝大男人主義的角度,來約束女人和媽媽的行為。所以你讀《列女傳》的時候,需要小心一點。 劉先生在寫孟媽媽的故事時,用了兩次「此非吾所以居處子也」。第一次是孟媽媽看見孩子以葬人(funeral)為主題玩遊戲,第二次是孟媽媽看見孩子對營銷(marketing)有興趣。兩次都彰顯了孩子潛在的興趣,但兩次都被媽媽壓制。如果當時孟媽媽能給予適當的鼓勵,孟子長大成人或許能將「葬人」和「營銷」融會在一起,搞出一些像 富貴山莊 的生意。 S:孟子最後以俎和豆(ritual and ceremonia

Concerning fuck

Image
In the English-speaking world, the word fuck is usually abhorred by many parents because it is a taboo-word to them. The word is almost as old as the written language. The first recorded use of this monosyallable verb in the English literature can be found in the following 516-year-old lines, composed by the Scottish poet William Dunbar in 1503: His bony berd was kemd and croppit Bot all with kaill it wes bedroppit And he wes townich, fulich and gukkit He clappit fast, he kist and chukkit As with the glaikis he wer ourgane Git be his feirris he wald haif fukkit Ye brek my hairt, my bony ane! H. Bellyse Baildon (1907) The poems of William Dunbar, with introduction, notes and glossar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 5. Fuck is perhaps one of the most flexible word in the English language, it can be used (a) as a verb or (b) as an imprecation (as the coarsest version of damn ) or (c) as an adverb or (d) as an adjective, because of its expletive nature. For examp

Men and women see things differently

Image
Men and women see things differently. You do not have to be a married person to get my point, but if you are a married person, you can appreciate this fact more readily. To explain this, I have to start from the beginning. In the beginning, as we were told by the Abrahamists , God created the light. The light, as James Maxwell would like us to believe, is an electromagnetic wave. To be able to see the world in colors, you need to use a special type of protein called opsin to convert the wave signal to electrochemical signal and feed it to the brain. Behind the beautiful eye lays the mythical polychromatic opsin And in the beginning, God created a number of opsins, some of them are good at processing long wave (yellow and red), some of them are good at handling medium wave (green), and some of the them are only short wave sensitive (blue and ultraviolet). After the creation exercise, the instruction for building the blue opsin block was carefully saved in

《心經》裡面的「般若波羅蜜」一詞

Image
很多年前曾經到過香港大嶼山的 心經簡林 。 心經簡林 是一個由三十八個巨型木簡,按數學無窮大「\(\infty\)」符號的形狀排成的木陣。在木陣裡面,除了第一個題目簡、第二十三個「空」簡和最後一個落款簡之外,其他的木簡都刻有《心經》的部分經文。 《心經》的全名叫《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我是在香港電影《 月光寶盒 》裡面,第一次聽到「般若波羅蜜多」這個詞的。在戲裡面,它是周星馳先生用來開啓可以讓時光倒流的月光寶盒的密語。必須注意的是,周先生把咒語唸成了「般若波羅蜜」,把「多」字給去掉了。 月光寶盒 的密語:般若波羅蜜. . . 不管「般若波羅蜜多」或是「般若波羅蜜」,念起來很別扭,很明顯它們都不是漢語,事實上,它們是由三個印度字組成的合成詞。「般若」的巴利語「paññā」的音譯:是知識或智慧的意思。「波羅」是巴利語「pāra」的音譯,它和英語前綴「para」一樣,是超越的意思,例如,英語「paranormal」就是超自然的意思。「蜜/蜜多」是巴利語「mī/mīta」的音譯,它是希臘語「metron」的親戚,也是英語「mete」或「measure」的祖先,想表達的是既定或肯定的意思。 把「paññā」+「pāra」+「mī」三個印度字連在一起,「般若波羅蜜」指的便是一種備受肯定、完美超凡的智慧。在周星馳先生的哲學世界裡面,也只有利用這種完美超凡的知識transcendental wisdom,才能將時空逆轉。 大嶼山的心經簡林與數學的無窮大「\(\infty\)」符號 可惜的是,我們暫時還沒有發現這種transcendental wisdom。可喜的是,數學家倒是發現了很多transcendental number( 波羅蜜數 )。波羅蜜數是一種很特別的數,因為你必須用無窮大「\(\infty\)」的概念才能將它正確地寫出來。例如,銀行用來算 複利息 的「\(e = 2.718\ldots\)」,就是一个波羅蜜數。 $$e = 2 + \frac{1}{1+\frac{1}{2+\frac{2}{3+\frac{3}{4+\frac{4}{5+\frac{5}{6+\frac{6}{7+\frac{7}{8+\frac{8}{9+\frac{9}{\ddots}}}}}}}}}} = 2.718\

Kerana adat Melayu tiada pernah derhaka

Image
我是拿郭先生的 錢 讀書的。 郭先生被人用污穢的言語 謾罵 ,我相信沒有一個郭氏基金學生會的同學聽了心裡會舒服。 . . .jadi pengecut, penakut, takda telur, pondan. . . 罵郭先生人的人叫Nazri bin Abdul Aziz bin Che Yeop bin Mat Saman,中文通常音译成納茲里。 納氏是什麼水? 納氏出自書香門第,納爺爺Che Yeop bin Mat Saman是校長,而納爸爸Abdul Aziz bin Yeop是英國紫獅會( 紫獅會 是英國四大黑袍社團之一,另外三個分別是 飛馬會 、 天羊會 和 獅鷲會 )的會員。納爸爸是在二戰後由馬來亞政府保送出國讀書的,根據紫獅會的 會員名冊 ,納爸爸是在1948年11月19日星期五入會的。後來納氏也和納爸爸一樣加入了紫獅會。 别傻了,你老爸拿的不是Queen's Scholarship 納氏的信點很低,也就是說他很容易相信別人。例如:納氏在 2009年 對記者Shanon Shah說他父親是拿Queen's Scholarship去英國讀書的。我查了 伍連德 醫生在1949年寫的 小冊子 ,但怎樣都找不到納爸爸的名字。 所以,納氏相信一段未經證實的部落格文字並根據它的內容來罵郭先生。我是可以理解的。再說,政客的邏輯和讀書人不同。英國著名評論員Paul Mason在《 The Global Minotaur 》的序裡面這樣寫道: Most politicians cannot be theorists. First, because they are rarely thinkers; second, because the frenetic lifestyle they impose on themselves leaves no time for big ideas. But most of all because to be a theorist you have admit the possibility being wrong – the provisionality of knowledge – and you know you cannot

「日上三竿」到底是早上多少點?

Image
從吉打 Lembah Bujang 布央谷開車回家,經過怡保的時候剛好是晚餐時間。 在麥當勞用過晚餐後,發現開車的我好像也有點睏了,於是決定在怡保睡一覺。我們把車開到 Bandar Meru Raya ,然後跟 Casuarina 要了一間房間。 隔天早我見小兒子辛円睡到很遲還不願意起床,就拿起手機給他照了一張相。 大太陽曬屁股還不起身嗎? 原想給照片標上:阿円睡到日上三竿,大太陽曬屁股還不起身。但,住在我頭腦裡面的另外一個人問我: 三竿到底是幾點? 於是我便上網查了一下該成語的出處:「日上三竿」應該是出自《 南齊書・天文誌上・日光色 》的一段話。《南齊書・天文誌》是南齊政府天文局官員根據每日的觀測日記整理出來的天文異象報告。《日光色》的第三個記錄是這樣寫道的: 永明五年十一月丁亥,日出高三竿, 朱色赤黃,日暈,虹抱珥直背。 這段話有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永明五年十一月丁亥」標的是日期。第二部分「日出高三竿」說的是太陽的高度,也就是當時的時間。第三部分「朱色赤黃,日暈,虹抱珥直背」解釋的當時天文局官員觀察到的天象。 通常我讀文言文的時候都會在頭腦裡面把文字翻譯成英語。因為只有這樣,才能逼我自己將每個字都解讀出來。這段話譯成英語大概是: Sunday. December 7, 487. The shadow cast by the sun is three times the height of the pole. The colour of the sky is between red and yellow. Solar haloes and parhelia are clearly visible. 我們先說日期的那一部分。「永明」指的是南齊的 蕭宣遠 先生。蕭先生是在公元483至493期間做皇帝的。永明五年自然是落在公元487年。後面的「十一月」指的是農曆十一月,而「丁亥」是中國傳統天干地支計日系統的寫法,它是一種 60模 的寫法,例如:甲子 = 1、癸亥 = 60。所以,「丁亥」的值為24。 接著我們用 Reingold與Dershowitz 的方法把農曆日期換算成格列高曆。其結果是:公元487年12月7日(既該年的第341天,\(d = 341\))。 根據日影我